第三,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东中西部和城乡信息消费水平差距大,特别是农村、中西部地区消费结构升级和释放信息消费潜力还存在产品与服务价格、技能等多方面的制约因素。
第四,信息消费的政策环境还有待完善,市场准入、市场监管、需求培育等政策和体制机制尚不能完全适应促进信息消费的需求,鼓励信息消费的安全可信网络及服务环境、电子商务配套体系环境等尚需加快改善。
[措施]
第一,增强信息消费的供给能力。从制约信息消费的关键环节入手来提升供给能力。
一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将完善宽带网络基础设施、推进移动通信特别是4G发展、全面推进三网融合作为关键举措。
二是信息产品的供给能力,侧重在三个方面,针对信息产品中应用最为广泛、发展空间最大的智能终端,着力创新发展,尤其强调终端与服务的一体化和产业链的协同协作;针对制约我国信息产品的关键瓶颈环节,着力增强平板显示、集成电路、智能传感等基础性产业创新能力;针对信息消费的相关软件业基础,着力提升支撑服务水平。
第二,通过创新信息服务来培育消费需求。从培育新兴服务业态和发展信息消费内容入手,发展当前创新最活跃的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地理信息等服务,提升数字文化内容消费水平和供给能力,加强基于互联网的新兴媒体建设,加快发展我国自主的北斗导航技术、产业和服务;从继续扩大电子商务规模、提升应用水平入手,着力完善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发展移动支付、移动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等新型业态和跨境电子商务,解决电子商务交易、发票等问题。
第三,通过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扩大信息消费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