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公共服务信息化既是信息消费的重要来源,也对提高民生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着力解决信息消费中面临的公共信息资源共享和开发利用问题,尤其是推动政府、市政公用企事业单位、公共服务事业单位等信息资源开放开发和社会化利用;
二是利用国家“信息惠民”等工程,重点提升推进教育、医疗健康、就业、社保医保、食品安全、广播电视、农村综合服务等民生领域的信息服务水平;
三是通过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提高公共信息服务水平。
第四,建立安全可信的信息消费环境,建立信息消费信心。
一是强化以改革思路促进信息消费。尤其是通过减少行政审批来激发信息消费的市场活力,并提出了“先照后证、宽进严管”思路,以降低企业门槛;并通过改进和完善电信服务,进一步促进市场开放,吸引民间资本投入。
二是加大财税政策支持,改善融资环境。财税政策方面主要是利用好现有政策,落实对信息消费相关企业的政策支持。融资方面,主要针对信息消费特点,加强对互联网企业尤其是互联网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
三是加强配套制度建设。重点包括与信息消费相关的商标、消费者权益保护、标准化、著作权、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商用密码管理等法律法规建设,产品和服务标准体系建设,以及信息消费统计监测体系建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