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逻辑的条理清晰相对简单,即分条归纳即可。这在联考中非常常见,可以说在12年以前概括题基本上都停留在形式逻辑的归纳上。如:
例1:2011年4月联考第一题
依据“给定资料1”,概括我国老龄化社会的特点。(15分)要求:准确、全面。不超过200字。
例2:2012年421联考第一题
结合“给定资料6”,简述动物福利立法有哪些现实意义。
要求:准确、全面、简明,不超过200字。
例3:2012年412联考第二题
根据“给定资料1”,“活熊取胆”事件中存在着一些具体争议,请归纳争议的焦点问题并作简要说明。
要求:准确、全面、简明。不超过400字。
当然从12年开始,联考中就已经出现了内容逻辑上的要求,而且近几年有增加的趋势。其原因是因为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内容逻辑的要求早已成为定局,为了能够更加深入考察考生的信息整合归纳能力,内容逻辑在联考中将会成为一个趋势,因此大家一定要注意。近年考察的题目有:
例1:2012年915联考第一题
请根据给定资料,概括孔子学院在当前发展中所面临的困难。(15分)
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不超过200字。
例2:2013年412联考第一题
请依据“给定资料6”,谈谈职业技术教育在德国取得成功的原因。(20分)
要求:全面准确,条理清楚,不超过300字。
例3:2013年915联考第一题
“给定资料1”反映了当前我国农业科研和基层农技推广存在的问题,请你对这些问题进行概括。(20分)
要求:全面、准确、有条理,不超过300字。
总体上来看,内容逻辑的要求的加强使得我们考试作答难度适当有所增加,但是希望大家不要过于担心,在找到要点之后,进行观察和分析,最终一定能够得到一个较为理想的答案。最后,我们给大家的一个建议是,在做概括归纳题时,即使题目要求没有出现条理性等表达,我们也要尽可能去从材料内容的、材料的内在安排逻辑、个人自身积累等方面去进行分条归纳,体现。那么从我们对历年国联考真题的分析来看,常见的分类标准可能有:
1、空间维度:国内与国外;
2、时间:过去、现在、未来;
3、主体分析:国家及政府、社会及各组织、家庭及个人;
4、维度分析:观念、制度、舆论、执行、监管等;
5、主观和客观(人为与自然,内因和外因)。
这些分类方法都是从历年真题总结而来,当然除此之外,大家还可以有自己的分类依据和标准,但是这里需要提醒的是:一一道题目最好只选择一个分类标准;二分类标准不易过于细致。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示和帮助。





